醫(yī)院動態(tài)

您的位置: 首頁 醫(yī)院動態(tài)醫(yī)院新聞詳細

【健康科普在湖一】 不打針不吃藥也可以治療小兒秋季腹瀉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9-25 09:10 本文來源: 宣傳統(tǒng)戰(zhàn)部

什么是秋季腹瀉?

秋季腹瀉是發(fā)生在秋冬季的,主要是因為輪狀病毒感染導致,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藥物,抗菌素也對其無效。初期常伴有感冒癥狀,如、、、嘔吐,半數(shù)患兒還會發(fā)熱和拉肚子。其中6個月~3歲的嬰幼兒,營養(yǎng)不良和體弱多病的嬰幼兒更容易患病,而且病情重,病程長。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,是秋季腹瀉的流行季節(jié),其中10~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。

秋季腹瀉如何預防?

注意衛(wèi)生。家長每次接觸寶寶食物前如喂飯、沖奶都要洗手。

2、食物要煮沸、餐具要清潔消毒。

3、保持室內(nèi)良好的空氣流通,能夠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。4、少帶寶寶到公共場所,盡量不接觸患有腹瀉的寶寶。

5、主動防疫。必要時父母可以讓孩子口服輪狀病毒活疫苗。

秋季腹瀉如何治療?

目前西醫(yī)對于病毒感染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,抗生素沒有效果,如果腹瀉嚴重造成脫水需要及時補液。

但對于中醫(yī)來說,秋季腹瀉多屬于外感泄瀉,與感受外邪、濕滯脾胃、脾失健運有密切關系。

中藥泡腳??梢酝ㄟ^使用石榴皮等中藥泡腳,起到收斂止瀉的作用。

食療:山藥扁豆蓮子粥:取鮮山藥30克去皮洗凈,白扁豆15克,蓮子肉15克,粳米30克。先將粳米、扁豆、蓮子肉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八成熟,再將山藥搗成泥狀加入一起煮成稀粥,加白糖適量調(diào)味,每天2次溫食。具有健脾化濕止瀉的功效,適用于患兒濕熱并重型腹瀉。

糯米山藥粥:取糯米30克,山藥15克。先將糯米炒微黃后打成粉,山藥研成細末,然后把二者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共煮成粥,熟后加胡椒粉少許,白糖適量調(diào)服。具有健脾暖胃,溫中止瀉之功效,適用于小兒脾胃虛寒型腹瀉。

中藥穴位貼敷。中醫(yī)通過辨證論治選擇符合患兒病情的藥物進行穴位貼敷,不用口服,不用打針,藥物直接經(jīng)過皮膚吸收,效果較好,而且無肝腎功能損傷,還可以保護小兒脆弱的胃腸道,增強脾胃功能及免疫力,即治療了疾病又可以改善體質,達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。

總之,如果寶寶出現(xiàn)發(fā)熱,腹瀉。嘔吐等癥狀應盡快就診,請在專業(yè)醫(yī)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,避免發(fā)生嚴重后果。


作者:向科旭   王思維

責編:曾歡歡

一審:蔣濤謙

二審:周   睿
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

【健康科普在湖一】 不打針不吃藥也可以治療小兒秋季腹瀉
精品不卡无码一区,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加勒比,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,无码AV一区二区
    <b id="nufvp"><menuitem id="nufvp"></menuitem></b>

    1. <del id="nufvp"></del>